正见网 | 帝王学《贞观政要》笔谈(十九)

日本汉学者守屋洋在其《帝王学讲义》中,对《贞观政要》的论述,总结了一句话:“修己治人”。他认为这是儒学的核心,也是日本先祖学到的要领:治国的关键在于修正自己。该思想出自孔子的​​教导。
修己治人 切中要害
从前边几篇讲到的《论政体》来看,《贞观政要》即使是讲治国的政治体制,其要领也落在君臣如何重德,如何做人上。这是为了告诉后人,贞观之治的空前繁盛,来自其根本政要——君主仁爱兼听,臣子敢于直进忠言,君臣自始至终各尽其责,彼此达成了最为理想的德政。全书所有政要的论述都是紧扣首篇《论君道》的德政主旨。在唐太宗的具体施政中,充分证实,他们君臣的的确确在每件事情的讨论中,都基于德政的宗旨在做事,处处都在注意修正各自的不足,以此为基点展开具体的国政。
也就是说,修正自己,提升道德品质,就是治国的要道。日本学者对于帝王学的领悟,的确切中要害。他所讲的治人,不是现代中国党文化扭曲的想办法让别人屈服,把别人踩在脚下的含义,是安天下,归正天下的意思。这正是《贞观政要》作者的思想,当时儒生对治国的根本认识。
来自孔子的“修己以安人”

更多内容: 正见网 http://www.zhengjian.org/node/24938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