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度归档:2017年11月

文学世界 | 天雪:冬月(五律)

素月寒潭静
婵宫靓若琳
清晖诗袖舞
楚韵曲天琴
灿夜星簪鬓
屏光玉绾心
银环虚倚槛
沐旭御风吟@*

责任编辑:林芳宇

更多内容: 大纪元文学世界频道,向读者介绍各类诗词歌曲,包括诗经、唐诗、宋词、元曲及现代诗词;古典、现代散文随笔、小说大观、斐然成章、文学常识、外国文学等;让您开卷有得。 | 大纪元 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gb/17/11/30/n9908550.htm

文学世界 | 乐舞文学赏析:汉赋.观舞赋

昔客有观舞于淮南者,美而赋之,曰[1]

音乐陈兮旨酒施,击灵鼓兮吹参差[2] 。叛淫衍兮漫陆离[3] 。于是饮者皆醉,日亦既昃[4] 。美人兴而将舞,乃修容而改袭[5] 。袭罗縠而杂错,申绸缪以自饰[6] 。拊者啾其齐列,般鼓焕以骈罗[7] 。抗修袖以翳面兮,展清声而长歌[8]歌曰:“惊雄逝兮孤雌翔,临归风兮思故乡。[9] ”搦纤腰而互折;嬛倾倚兮低昂[10] 。增芙蓉之红花兮,光的皪以发扬[11] 。腾嫮目以顾眄,盼烂烂以流光[12] 。连翩骆驿,乍续乍绝[13] 。裾似飞燕,袖如回雪[14] 。徘徊相侔[15]

提若霆震,闪若电灭[16] 。蹇兮宕往,彳兮中辄[17] 。于是粉黛施兮玉质粲,珠簪挺兮缁发乱[18] 。然后整笄揽发,被纤垂萦[19] 。同服骈奏,合体齐声[20] 。进退无差,若影追形[21] 。历七盘而蹝蹑[22] 。含清哇而吟咏,若离鸿鸣姑邪[23] 。既娱心以悦目[24]

且夫九德之歌,九韶之舞,化如凯风,泽譬时雨[25] 。移风易俗,混一齐楚[26] 。以祀则神祇来格,以飨则宾主乐胥[27] 。方之于此,孰者为优[28]

参考注释

汉朝-玉舞人(西安出土)。(公有领域)

[1]淮南:淮南王刘安,汉高祖刘邦之孙。喜好读书治学,门下士人甚众,集众人之力撰写《淮南鸿烈》一书,此书含有大量的乐舞论述,为中国学术及文化史上之重要文献。刘安本人极好修道,《汉书》纪载刘安谋反被杀,但也有纪载他是得道白日飞升。

《艺文类聚‧卷第七十八‧灵异部上‧仙道》:“汉淮南王刘安,言神仙黄白之事,名为‘鸿宝万毕’三卷;论变化之道,于是八公乃诣王,授丹经及三十六水方。俗传安之临仙去,余药器在庭中,鸡犬舐之,皆得飞升。”

[2]灵鼓:六面鼓。《周礼‧地官‧鼓人》:“以灵鼓鼓社祭。” 郑玄 注:“灵鼓,六面鼓也。”参差:乐器洞箫。也有一说即玉笙,相传为舜帝所造。《楚辞‧九歌‧湘君》:“吹参差兮谁思?”

[3]淫衍: 意为放荡,泛溢貌。嵇康《琴赋》:“纷淋浪以流离,奂淫衍而优渥。”陆离: 光彩绚丽,美好貌。《楚辞‧招魂》:“长发曼鬋,艳陆离些。”此二句形容音乐、舞队表演的盛况。

[4]昃: 音zè,太阳偏西,日过正午。

[5]修容:修饰仪容。改袭:多换上一件衣服,一作“改服”。《玉篇》:重衣也。《司马相如‧上林赋》:于是历吉日以斋戒,袭朝服,乘法驾,建华旗,鸣玉鸾,游于六艺之囿。

[6]罗縠,音luó hú, 一种柔细的丝织衣物。《燕丹子》卷下:罗縠单衣,可掣而绝;八尺屏风,可超而越。申:加上。绸缪:这里指情意殷切的样貌。元 张昱《醉题》诗情在绸缪歌《白苧》,心同慷慨赠青萍。

[7]拊:击打。啾:众人的声音。般鼓: 盘鼓。应指《七盘舞》,为汉代用于舞蹈伴奏的一种鼓曲,地上放置七盘,鼓置于舞师足下,足踏鼓,鼓声以作舞蹈时之节拍。三国 魏 曹植 《七启》:“历盘鼓,焕缤纷,长裾随风,悲歌入云。” 赵幼文 校注:“盘鼓,汉魏《七盘舞》。”骈罗:队伍整齐并列。

[8]抗:举。修袖:舞衣之长袖。翳面:遮其面容,为一种乐舞之动作。南朝宋颜延之《七绎》:“抗妍歌以跕跃,扬轻袖而翳面。”清声:清亮的声音。汉扬雄《太玄赋》:“听素女之清声,观宓妃之妙曲。”

[9]惊雄:受到惊吓的雄鸟。归风:吹向故乡之风。晋 陆机 《悲哉行》:“愿托归风响,寄言遗所钦。”

[10]搦nuò:按著。嬛xuān 形容女子舞蹈动作软弱柔美貌。《史记‧司马相如列传》子虚赋:“柔桡嬛嬛。”倾倚: 倾斜,歪斜。

[11]芙蓉:荷花的别称,也多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。的皪:鲜明状态。

[12]嫮hù :美好。《张衡‧七辨》:西施之徒,咨容修嫮。顾眄:回视;斜视。三国魏曹植《美女篇》:“顾眄遗光彩,长啸气若兰。”盼:眼睛黑白分明的样子。烂烂:光芒闪耀貌。

[13]连翩:接连。骆驿:不绝的样子。乍:忽然。

[14]裾:舞裙下䙓。回雪: 形容女子舞姿的轻盈优美。唐 白居易《杨柳枝二十韵》:“身轻委回雪,罗薄透凝脂。”

[15]相侔:与徘徊同义,意指舞步来回走动。

[16]提:抬高、领着,一种舞蹈动作。霆震:雷霆震动。闪:避开,一种舞蹈动作。

[17]蹇:跛脚、行动不便,这里指一种起伏的舞步。宕:回荡。  彳chì:舞步中的小步,或慢慢走,走走停停的样子。辄:停止,静止不动。

[18]施:脂粉脱落。粉黛: 泛指妇女涂饰的颜料。《后汉书‧卷六六‧陈蕃传》:“而采女数千,食肉衣绮,脂油粉黛,不可赀计。”玉质:肌肤如玉。粲:白的状态。珠簪:缀珠之簪。挺:突出。缁:乌黑。

[19]笄:古代的一种簪子,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。纤:细帛。萦: 围绕、缠绕。

[20]同服:同样服装。骈奏:并进。合体齐声:二人一起高声歌唱。

[21]进退无差,若影追形:形容舞步进退无差错,如同影子追着人形。

[22]七盘: 古乐舞名。在地上排七个盘,舞师穿长袖舞衣,在盘的周围或盘上舞蹈。蹝:小鞋子。蹑:小步踩、踏。

[23]哇:谄声也,靡曼的乐声。离鸿: 失群的雁,离散的雁。晋 潘岳《笙赋》:“夫其凄戾辛酸,嘤嘤关关,若离鸿之鸣子也。”姑邪:可指姑洗,乐律名。古乐分十二律,阴阳各六,第五为姑洗。也有学者认为是指姑瑶山: 传说中,姑瑶山乃炎帝少女瑶姬夭亡托身瑶草成神之处。

[24]娱心、悦目: 使心情愉快,耳目舒畅。

[25]九德之歌: 亦称九歌,为歌颂大禹之歌。九韶:舜时乐曲名,《周礼‧春官‧大司乐》:九德之歌,《九韶》之舞。凯风: 和暖的风,指南风: 《诗‧邶风‧凯风》: “凯风自南, 吹彼棘心。”泽譬:如同。时雨:及时雨、阵雨。

[26]混一齐楚:融合南北风俗。

[27]来格: 来临;到来。《书‧益稷》:“戛击鸣球,搏拊琴瑟以咏,祖考来格。” 孔传:“此舜庙堂之乐,民悦其化,神歆其祀,礼备乐和,故以祖考来至明之。”乐胥: 喜乐。

[28]方之于此:二者互相比较。

参考语译

东汉吕氏乐舞神兽画像镜(局部)。(公有领域)

从前有位在淮南王刘安那里观看舞蹈的宾客,他赞美舞蹈并作了这篇赋来歌颂,说:

乐队已就绪,席间已斟满了美酒。击打着六面鼓,吹奏著洞箫。就伴随着奔放、绚丽的乐声,这时饮酒的宾客们都醉了,太阳也已过了正午时刻。美丽的女子们站起身来准备跳舞,她们化上了妆并多换了件衣服。他们穿着颜色间杂的丝织华服,以情意殷切的样貌装扮著自己。乐手们击打着乐器同时整好了队形,也将盘鼓并列摆放在地上。

女子举起长袖遮蔽了面容,展开清亮的歌喉放声高唱。歌辞中说道:“受惊的雄鸟离别远去啊,雌鸟就此孤独的回翔,临着吹向家乡的风,更增添了思乡之情。”舞师们手按著纤纤细腰,开始做折腰的动作。轻软的腰身看来倾斜著,忽低忽高。

舞师们脸上仿佛增添了芙蓉花的红色,显得容光焕发、神采飞扬。美目转动着左顾右盼,明亮的双眼闪耀着犹如月光。轻快优美的舞姿婀娜连翩不绝,时断时续,一会快步一会又似停步。回旋飞扬的舞裙就像飞燕,衣袖轻盈优美就像雪花飘飘。舞步不断地往返来回。

提起脚来跳着如雷霆般迅猛震荡,避开时如闪电般快速离去。起伏的舞步来回荡漾,细碎的小步走走停停又突然静止不动。舞师脸上的脂粉因舞动而脱落,露出洁白如玉的肌肤,头上镶珠的发簪突出,乌黑的长发也显得凌乱。这时她们重新整理发簪,梳理头发,在披散的长发上重新缠绕好挂饰。一同穿着一样的服装跳舞、奏乐,齐声歌唱。舞步进退整齐如一毫无差错,就像影子紧随身形。舞师穿着小舞鞋在地上的七个盘鼓上跳舞,随着靡曼的乐声朗诵诗歌,好似孤独的鸿鸟在姑邪山上鸣唱。(也可解释为:好似孤独的鸿鸟吟唱着姑洗声调)真是令人赏心悦目。

至于那《九德》、《九韶》之类的宫中雅乐,他有如和煦的南风感化万物,就像及时雨润泽草木。他改变了民间风气与习俗,融合南北天下的教化。用他来祭祀则神灵会感其诚而下凡,用他在王者的宴席上演奏则宾主皆乐。宫中雅乐与世俗之乐相比,哪一种乐舞好呢?

作者简介:

西汉-四人舞蹈扣饰。(公有领域)

张衡,字平子,河南南阳西鄂(今河南南阳)人,东汉时期著名科学家、艺术家、文学家,自幼敏而好学,多才多艺,曾自谓:“一物不知,实以为耻;闻一善言,不胜其喜。”

十七岁时游学三辅,后来到京都洛阳,就教于太学,通《五经》、《六艺》。于朝中两次任太史令,又作过侍中、尚书等官。

张衡在科学领域上有着巨大的成就,制作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(又称浑象)、地动仪、指南车等多项器具,著有《灵宪》、《浑天仪图注》等天文著作。在文学方面他著有《温泉赋》、《南都赋》、《二京赋》等辞赋名篇,成就斐然,被列为“汉赋四大家”之一。《隋书‧经籍志》有《张衡集》十四卷,久佚;明人张溥编有《张河间集》,收入《汉魏六朝百三家集》。

题解及赏析:

这篇赋并非完整作品,全文在历代流传中部分亡佚,残篇主要由《太平御览》及历代文人的选著中撷取,全文约三百余字,此篇在《昭明文选》傅毅《舞赋》注引作《七盘舞赋》,是描写《七盘舞》;然而就本文内容:昔客有观舞于淮南者, 此淮南应指当时的淮南王刘安,刘安门客甚众,时有歌舞宴会,所以此舞内容描写的乐舞也有可能是当时流行的《淮南舞》。

当时宫中俗乐盛行,在汉代文人的辞赋中有多处精彩的记载,张衡的另一作品《七辩》中就写道:“淮南清歌,燕余材舞,列乎前堂,递奏代叙。结郑卫之遗风,扬流哇而脉激,楚鼙鼓吹,竽籁应律。”

《观舞赋》中描写的是《七盘舞》或《淮南舞》难以做绝对正确的考证,但在文中已可看出汉代乐舞真切、细致的呈现,分述如后:

在首段开始就作了细致的铺陈:

音乐陈兮旨酒施,击灵鼓兮吹参差。叛淫衍兮漫陆离。于是饮者皆醉,日亦既昃……

乐队就绪,美酒已经斟上,奏著轻柔的音乐,众人皆醉…… 乐器有鼓、笙、节拍;舞师统一整容换装,看来是一个专业的表演团体,或许他们已连续表演了许多场次,接着进入第二段:

拊者啾其齐列,般鼓焕以骈罗。抗修袖以翳面兮,展清声而长歌……

击拍人整队而行,舞师开始了声乐的演出,在歌中体现的是一种民歌的曲调,展现的是思乡的情绪。

接着文中突出了视觉感受,先是高难度的折腰动作,接着是舞师容貌仪表的风采神情,明亮的眼波如月光般,就如同她轻柔的舞姿时断时续,舞姿有快旋、慢转、连续的动作,变化万千,在表演中还有一段小插曲:舞师的脸上的妆因剧烈运动而脱落头发也散乱,于是整好仪容继续跳舞,这时描写着多人整齐划一的动作:

同服骈奏,合体齐声。进退无差,若影追形

到这里舞师动作的难度更高了,要在七个盘上跳舞,同时更要吟声歌唱,歌中同样体现著孤寂、思乡的情绪。舞蹈赏心悦目,结束后宾客尽欢。

文中的最后一段非常耐人寻味:

且夫九德之歌,九韶之舞,化如凯风,泽譬时雨。移风易俗,混一齐楚……

作者提及了上古的雅乐《九德》、《九韶》不单有教化天下的功能,同时又可于王者之宴席演奏,相比之下俗乐仅能用来娱乐,张衡没有提出具体答案,而是藉由问句让读者思考:宫中雅乐与世俗之乐相比,哪一种乐舞比较好呢?

在汉朝建立之初,汉高祖刘邦亲率数十万大军征伐鲁城,然而鲁城居民却在此奏起了弦歌雅乐,数十万汉军因而听得入神,战志全消。刘邦知强为不得只得放弃强攻之念,他遣使告知鲁人:天下归汉,日后将以鲁公之礼葬项羽封项伯等人为列侯,至此鲁人才开城出降,强大如汉军也得服于上古圣王之乐教。

张衡作为东汉朝廷重臣,深知礼乐是教化人心之法,而俗乐与雅乐孰优孰劣,想必是不辩自明,孔子曾说的:“寓褒贬于直叙之中”在此赋体现无疑。@

点阅【中国乐舞文学赏析】连载文章。

责任编辑:王愉悦

更多内容: 大纪元文学世界频道,向读者介绍各类诗词歌曲,包括诗经、唐诗、宋词、元曲及现代诗词;古典、现代散文随笔、小说大观、斐然成章、文学常识、外国文学等;让您开卷有得。 | 大纪元 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gb/17/11/29/n9906137.htm

正见网 | 天文学家再次发现大量古老星系

天文学家在深太空中再次发现大量古老的星系,发出特殊的不可见光线,引起人们的关注。 科学家使用MUSE(多部件光谱探测仪,英文全称为Multi-Unit Spectroscopic Explorer instrument)以及智利的甚大阵列望远镜(VLT),在以前哈勃望远镜曾观测的深太空中,发现72座仅发出莱曼α射线(Lyman-alpha)的星系。
据太空网站Space11月29日报导,科学家曾于2004年使用哈勃望远镜观察天炉座(Fornax)的星系,那里有1600座非常古老的星系,年龄超过128亿年,可能是宇宙刚诞生时期的天体。

更多内容: 正见 http://www.zhengjian.org/240976

新生网 |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 (七)

由恨构成的共产邪灵,从杀起家,靠骗扩张,以斗搅乱天下,最后用人心灵的邪变达到其邪恶至极的终极目的——毁灭全人类。在几乎所有人都被物质欲望和感官享乐征服的时候,有谁知道,邪灵正在狞笑着,给人类倒数计时。

更多内容: Xinsheng.net http://www.xinsheng.net/xs/articles/gb/2017/11/30/54572.html

文学世界 | 输赢以外,一颗球打破传统教育框架,踢出孩子创造力(2)

续前文

意大利的明星职业球员皮耶罗(Alessandro Del Piero)曾经说过这样的话:“踢球是要用头脑的,两只脚只是工具。”这句话道出了足球的重点,它不只是体能和技术的运动竞赛而已,也具有战术、专注、心智以及团队合作等更多丰富细腻的心理层次:好的足球员,需要的是身体和头脑的全方位锻炼;扩大来说,一个好的足球队,关键在于全队的合作,而非只是追求单一球员的个人表现。每个队员都尽到本分,让自己做到最好,然后彼此配合,形成团队的力量。因此,球队每个人扮演的角色,都非常关键;每位球员,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质。

个性反映在踢球风格上

速度、敏捷度与身体素质,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分,但想成为顶尖的球员,光靠天分是不够的,还需要投入大量的努力。有趣的是,当球员的努力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,他本身具备的天分和条件优势就会显现出来。

用“天分”来谈,可能大家会觉得有些抽象,但如果用“体型”举例说明,会比较容易理解。大家看球赛时,可能会发现几乎所有的足球运动员的体型都是结实匀称的,很少有胖壮身材的球员,原因是无论是平时的训练或比赛,球员都需要频繁地跑动,长期持续下来,身体自然不容易发胖。

我记得小时候踢球,大家总会开玩笑,要体型比较胖壮的队友去担任守门员,因为他们可能跑得比较慢,但高壮的身材可以降低被进球的机会。但我现在当教练后,反而会认为守门员应该要找球队中素质最好的选手。为什么呢?道理很简单,其他的球员在场上只能用脚踢球,但守门员则是手脚并用,同时还要反应快、身体灵活。

一支队伍里,通常会有二至三个队员固定接受守门员的训练,包括大量的反应训练,在训练的内容上比其他球员多出许多。在足球领域,有个幽默说法是:守门员是训练时最累、但比赛时却最轻松的球员。有的时候在赛场上,其他球员得满场跑,但如果对手的球都一直没有靠近球门,守门员就没有太多发挥的机会。

以身高来说,国外曾经有人做过统计,得出理想的足球员身高,约为一七五至一八○公分左右。我自己的身高是一七一,虽然不及上述的数字,但却不影响我在球场上的表现。根据我的观察,足球球队中身形较壮、身高也比较高的大都是守门员,因为他们需要体型的优势来防守。他们的身高可能会在一八○公分以上,有些国外球员有一九○公分、甚至二○○公分的高度;其余除了中后卫因为会需要以头部顶球,有时会出现身高较高的球员外,场中其他位置的球员,都没有特别的身高要求。

那么,该如何安排球员们的战略位置呢?

这个时候,每位球员的技术和性格特质,就很重要了。就像我们前面说过的,足球讲求的是团队合作,而团队的配合则奠基于每个人发挥自己最好的一面,然后凝聚成整体的表现。在足球比赛中,防守和进攻两者缺一不可,而这两种类型的球员,在团队中也同样重要。

从小踢球到现在,我的观察心得是:一个球员平常具有什么样的个性,大都会反映在他踢球的风格上。比方说,打前锋的球员通常个性比较积极开放,也较具有冒险性格;中场位置的球员则大都性格稳重;后卫则一般是队上个性最冷静的;守门员则分成两种极端,一种是活泼好动而且稍具侵略性,另外一种则是沉稳可靠的类型。

无论如何,一支好的球队,每个球员都必须非常灵活,在赛场上每个人都必须要眼观四面、耳听八方。除了注意对手的攻势之外,也要留意自己队友的位置和状态,随时保持专注和灵活。我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,在讨论如何从四个要素中看出球员的潜力,这四个要素的英文字母开头组合起来,恰好是“TIPS”,也就是:技术(Technique)、洞察力(Insight)、个性(Personality)和速度(Speed)。以我多年担任教练的经验,上述的“技术”和“速度”有时候是球员的天赋,而“洞察力”则可以透过后天的训练。四个要素中最重要也最关键的,其实是“个性”,这关系到一个球员的态度和意志力。天赋和训练程度相当的球员,后来却有不同的表现,原因往往来自于他们的个性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:性格决定命运。

团队合作之必要

我曾经看过一个世界级明星球员的纪录片,摄影师在球赛中,镜头就锁定那位球员的一举一动——让人讶异的是,除了个人的进攻时刻之外,无论他在什么位置,眼睛始终环视着这个球场,随时掌握场上的细微变化。这告诉我们,足球运动在追求个人的亮眼表现外,团队合作也是绝对重要的关键。就算是明星球员,也不能失去与队友和整个赛场的连结,而这些都靠平时稳固的训练累积。

对儿童来说,用脚踢球与在球场上交朋友本身就是件好玩的事情。在足球学校里,我们常常看到四、五岁的小朋友在球场上,总是所有人都追着球跑,每个人都想踢到球,奔跑的过程中充满了欢乐的笑容。对于这个年纪的小朋友来说,教练会把重心放在引导他们增加对于足球的兴趣,让他们尽情玩耍,而不给予太多的限制或所谓的训练。让单纯的开心养成他们的运动习惯,也越来越喜欢踢球——我听过有家长分享说,他的孩子喜欢足球的程度几乎到了球不离身,甚至连晚上睡觉,也要抱着球一起入眠。

有了对于球的亲切感之后,年纪再大一点的小朋友,就会开始在足球学校里慢慢地接受到有系统的训练,其中很重要的一环,就是团队的合作。

有别于小小孩们追着球跑,这个时候我们会让小朋友认知到,自己踢到球或是进球,并不完全是最棒的事——好的团队合作,能使每个球员都发挥所长,更让整个球队变得更好。在这样的前提下,队员们就需要练习传球和战术,也必须培养默契与专注;如何助攻、如何在队友需要你时就先站到对的位置、如何与其他队友协力配合⋯⋯这些关于“合作”的观念和技术,就会在平日被逐渐纳入到训练的内容中。因此,你会发现,小朋友不再像刚开始时整群追着球跑,而是分散开来,用眼睛观察,用头脑判断,同时开始思考和其他人的关系——而这就是足球中的团队合作。

我很喜欢一段话:一只燕子捎不来春天,一朵花成不了花园——这就是足球运动的精神。@#(未完,待续)

──节录自《足球家庭指南》/ 网路与书出版

(点阅足球家庭指南系列文章。)

责任编辑:李梅

更多内容: 大纪元文学世界频道,向读者介绍各类诗词歌曲,包括诗经、唐诗、宋词、元曲及现代诗词;古典、现代散文随笔、小说大观、斐然成章、文学常识、外国文学等;让您开卷有得。 | 大纪元 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gb/17/11/12/n9830742.htm

文学世界 | 小说:破柙记 (60)

⎯⎯“虎兕出于柙,龟玉毁于椟中。是谁之过欤? ……”《论语.季氏》

又是一个早晨。

云英按照“早晚一炷香”的传统,在母亲的骨灰盒前点上香,自己漱洗之后走到楼下厨房煮了两碗面,一碗自己匆匆吃过,另一碗端进父亲的书房。

魏仲民一手持烟,一手执笔,埋头疾书。

“爸!你又在写什么?”云英把面条放在书桌上,然后以责备的口吻对父亲说。

“你不用管!”魏仲民头也不回,他抖索的左手使香烟很难对准嘴唇。但奇怪地是同样抖索的右手,只要把笔触及了纸面,立刻就能稳定下来。字迹毫不受影响,端正、严谨。

“一天到晚的写呀写,有什么用?”云英半是埋怨半是劝。

“就是没用也得写,这是个态度问题!”他有自己的处世标准。

自魏云英被判刑之日起,魏仲民就开始埋头书写。与老伴王素真不同,他写的对象不是“党和国家的领导人”或什么高层机关,而是以他曾任宣传部长所能知道的党内通讯管道在写“内参(中共党内刊物)”。他反复申述一个道理:对“六四”的镇压不符合马列主义“党与人民关系”的论述;违背了无产阶级阶级性(他在这三字下面加了着重号):

“无产阶级专政……”他写道:“这在马列原著中着墨不多、但却是被形形色色的后来者望文生意、很容易以一得之见而加以阐释的学说……

 

六四’的缘起是人民群众对新生剥削者⎯⎯‘官倒’的不满,它的实质不是削弱‘专政’而是维护其阶级的纯洁性……

要求清‘官倒’、实行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,反而成了‘反对无产阶级专政’,那末‘专政’岂不是成了这些垃圾的保护者?……”

这样的文章他写了不知有多少份,期望能有一个回音。那怕是反驳的、批判的也算是当权者有一份“马列主义气概”。可是没有,除了有位老上级曾劝他“相信党,相信组织”另一位老同志要他“站稳立场,与妻、女划清界线”之外,什么反应都没有!

今年传出“最高领导人”一项谈话:不搞争论!

是不愿搞,不能搞,还是不敢搞?马列主义旗帜不扬,莫非已处于弱势?还是依靠手中的机枪、坦克可以毫无顾及地搞“武器的批判”?

“别写了!”魏云英指著父亲的文稿大声说,同时把饭碗向桌面上一顿,那溅出的面汤洒满稿纸。

“干什么?”魏仲民发火了,女儿太过分!

“都什么年代了您还卖您的马列主义?”女儿语气上增加了尊敬成分,但立场上却毫不让步。

“什么年代也该讲马列主义!这是载入党章、宪法的,是鲜血证明了的。为什么不能搞?”魏仲民振振有词。

“可搞了这么多年你知道什么是马列主义?谁是马列主义?”女儿咄咄逼人。

“哪里有这样发问的?这哪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?……”老爸有点被动。

“我就可以‘一言而蔽之’!”云英说。

“大言不惭!”父亲讽刺。

“谁有权谁就是马列主义!”女儿肯定地说。

“胡说!马列主义是科学,不以权势为转移!”

“我这也是科学,”云英坚持地说:“而且是经过‘实践检验’的。列宁当权,就有了列宁主义;斯大林时代,他是马列主义最高诠释者;到毛泽东,成了‘顶峰’……”她言之有据。

“那也不能把马列主义说成是权势主义的。”老爸不服。

“怎么不是?邓小平一上台他又成了‘顶峰’……”

“没有这个提法,”魏仲民辩解:“不过小平同志还是有贡献的。”

“可是现在已经有‘邓小平理论’的提法了,这还不是‘顶峰’?”

“理论和‘顶峰’是两码事,说明还是有所保留嘛!”魏仲民在用辞上斟酌一番:“这也说明小平同志某些方面的不足,比如‘六四’……”这可是魏仲民一厢情愿的解释了。

“相反,‘六四’却最能代表邓的马列主义观。”

“简直胡扯!”魏仲民斥道。

“因为马列主义的本质就是镇压,就是权势。”魏云英又回到自己先前的结论:“毛泽东倚靠权势发动了‘文化大革命’,而‘文化大革命’又更加突显了毛的地位;邓也一样,以权势镇压了‘六四’,而六四又恰恰突出了他的权势。”该说魏云英的“辩证”功夫并不弱。

不知是生气还是认输,做老爸的不做声。

“就拿邓理论的精华……”云英却仍滔滔不绝:“……‘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’……”

“不是‘让’,而是‘允许’。‘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’。”魏仲民纠正说:“这话也有错?”

“我正要说这个‘允许’,‘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’。就是说,这一部分人要想先富起来就必须有一个‘允许’的前提。谁来‘允许’?难道在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生活方式之外,还要有一个‘允许’的势力凌驾其上?……这不是权势主义是什么?”

“这大概不是小平同志原意吧?”魏仲民犹豫地说。

“可我们讨论的是‘理论’。既然做为‘理论’就要经得起推敲,经得起反复辩难。我这第一难就证明这种‘理论’的先天不足。我们再来进行第二难:哪部分人先富起来?引申来说‘允许’哪部分人先富起来?是经济规律吗,是政策平衡吗,是‘劳动创造价值’吗,是先进的生产力吗?都不是!事实证明,是他们自己优越而特权的社会地位,是权钱交易,是变公为私,是‘官倒’。……一句话,是权势!”

“这不应该由马列主义来负责!”魏仲民大声抗辩。

“这是当代马列主义的理论实质。”魏云英平静地说。

父女俩好半天没有说话,但最后还是魏仲民抬起苍白的脸小声地说:“你颠倒了‘质’与‘量’的关系。我们党再腐败,再‘官倒’,也只是‘量’的问题,不是‘质’这个‘质’就是马列主义,它是不会变的!”

“……有人说⎯⎯我忘了是谁说的了⎯⎯高明的理论像是金砖,在做为武器用以打人的时候是慷慨的。但用这金砖来铺地、为人民造福的时候,却就觉得奢侈了!……”

魏云英缓慢地悄声地说,仿佛是在向父亲讲述一个不为人所喜的故事。

魏仲民疲倦地听着用手揉着眼眶。

“我的老爸,放下你那些不实际的想法、做法,先吃饭吧!面条都要凉了!……外部世界都翻天覆地了,您还抱着一本老马黄历不放,管什么用?”说着把面条端起要放进他的手里。

但魏仲民没有接过饭碗,他甩甩手离开书桌坐进沙发里。

“您革了一辈子的命,换句话说,是奉行了一辈子马列主义。可是,到头来您却发现、您为之卖命的这个主义、它的果实是被一些口称马列而功利至上的权势政客所占据,这就是中国的现实!是像您这样的老革命的悲哀,使你们这个党绝大多数善良的党员永远愧对中国人民!……”

“放肆!”魏仲民勃然大怒:“我问心无愧!我们党绝大多数党员都问心无愧!我们为中国人……尽了心、使了力!……”尽管魏仲民怒火冲天,却也只能说到此为止。

“……放肆也好,无愧也好,……”魏云英呓语似地说:“事与愿违,这是事实!”

魏仲民双手托著头,抖动地就似一台急速的节拍机。

云英摸摸饭碗,确实凉了,她说:“这面条已经冷了,我去给您热热去!”

云英热好面条又煎了一只荷包蛋端回书房,见父亲抱头蒙面、双肩也在抽动。开始以为是老毛病,近前一看,……不对!他竟抽泣有声……

@

责任编辑:魏春雨

更多内容: 大纪元文学世界频道,向读者介绍各类诗词歌曲,包括诗经、唐诗、宋词、元曲及现代诗词;古典、现代散文随笔、小说大观、斐然成章、文学常识、外国文学等;让您开卷有得。 | 大纪元 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gb/17/11/18/n9862261.htm